罐 专访|永乐拍卖年度高峰论坛:赵旭&刘太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三十而立的展望与未来
2024-02-02
自2019年起,我与赵旭年终的此刻,都会对过去一年中国艺术市场发生的变化与展望进行对谈。
今年很高兴赵旭有了自己的直播影音平臺,因此我特別来到北京,2024年1月20日晚上8点,在BILL的平臺以直播方式进行这场座谈会。此次座谈內容一併发表於这期2024年二月號《CANS艺术新闻》杂誌里。今年对谈主题。我想回到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歷经三十年发展,如今来到三十而立的歷史转换关键。关键不离三个面向:
一、经济大环境不佳,中国艺术品市场要如何走出內循环甚至內捲的市场侷限。
二、收藏市场有藏有卖,虽然资深藏家纷纷卖出藏品带来市场压力,但也显现出艺术品具有流动性的变现能力。
三、目前收藏市场处於新旧交替,拍卖公司应如何调整迎向世代交替市场新型態。
与太乃兄大约相识於1996年,当时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我认为市场需要多一些像这样的交流,所以这个论坛我们每年坚持与《CANS艺术新闻》合作推动。今年我们做了网络直播平臺,先以直播的形式与您在北京聊聊,观眾可以透过现场的互动,更了解我们的艺术圈。2023年是永乐拍卖的三周年,我们成绩还是不错的,总成交额超过20亿人民幣。虽比往年,如2020年有所下降,但比2022年要进步很多。2022年的秋拍移至2023年2月份,这是走出疫情后的首场拍卖;所以,永乐在2023年有三场拍卖。去年这个年份不简单,我们团队在国內外徵集节奏异常紧张,很辛苦,但取得的成绩还算令人满意,市场基本稳定下来了。不但每场都有新的藏家入场,以前的老藏家也陆续回到我们的拍场,而曾经的超级买家们在2023年都与我们有往来的交易。所以我认为,去年的永乐拍卖,给市场、给藏家们和我们自己都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
国际大拍卖行,比如苏佳二家拍卖行的成交比重。第一是现当代艺术、第二是古董、第三是珠宝、第四是书画。我们也与国际拍卖行的成交趋势形成连动,永乐拍卖最大的成交额已逐渐落实在现当代艺术;第二是中国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第三是古董;第四是珠宝时尚暨古籍等项目。
现当代艺术部分趋於年轻化,其中最活跃的是相对水位价格较低的是「当代艺术」。现代艺术部份如常玉、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对標的是香港拍卖行所罗列的二十世纪艺术,他们拥有国际大盘的加持,与当代艺术相互影响,此板块成交情况相对稳定。
2023年市场明显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家,除了70后、80后外,还有85后,90后,甚至95后的超年轻艺术家群,由中国內地的画廊推广到国际市场,並且在中国嘉德、永乐等拍卖公司拍场出现,而且取得良好成绩。还有像太乃兄比较喜欢的陈飞、高瑀、陈可的作品,这些7080艺术家的作品在永乐拍卖成交都很不错,甚至比香港拍的成绩还要好。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收藏市场潜力巨大,新进的年轻藏家又以海归为主,他们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进入拍卖二级市场,最先感兴趣的当然是与国际市场有连接的年轻艺术家作品。他们与同龄的艺术家交流有共鸣,並在中国找到了曾在西方见识过的国际艺术潮流与形式,所以新买家专注永乐当代艺术板块是在自然不过了!
我认为现当代艺术比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以及古董的徵集更加困难。因为这个板块可收藏的有效名单本身就不多,拍卖公司对艺术家的选择也得挑选顺风车,得考虑持续上涨趋势的作品,所以我们不能像一级市场画廊採取宽泛的选择性。
比如陈可的作品,在国內的拍场一直处於上涨趋势,永乐秋拍一件陈可〈斗牛士〉,因为作品极其重要且难得,最后拍出908.5万人民幣才能创下艺术家个人最高价的好成绩。前一阵我遇到艺术家张恩利,说到永乐上拍五件张恩利作品会不会太多;我问他,我们选择的这五幅您的作品如何?他则表示肯定;后来永乐上拍的这五件张恩利作品全部都成交了!而且有的作品溢价率达到200%。但其他拍场却有一些作品未能成交,原因还在於拍卖公司对精品的挑选和追逐。就我的观察,虽然参与的是新买家,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和专业有相当的水平,所以绝对不要低估新买家对於拍卖公司拍品挑剔的程度。
现当代艺术一直存在有国际大盘,我们的委託电话有来自中国臺湾、香港,澳门甚至东南亚和美国的买家都有;虽然以华人为主,但张晓刚和刘野的作品还是有非华人客户参与。而且许多90后艺术家有不少是由国际画廊代理,这让在中国內地进行的现当代艺术拍卖更能取得国际的稳定盘介入。
国內的买家关心国外的买家买什么?反之国外认为中国大陆遍地是有钱的买家。其实好的作品很少,永乐拍卖这三年,將有国际视野的中国艺术家板块已初创有成,买家海內外都有比较广泛。如您所提到的「新绘画」领域,我们必然会加大力度徵集。当然我们也不会放弃赵无极、吴冠中、吴大羽等现代艺术板块。还有曾梵志、周春芽、刘野这些艺术家成交也比较稳定的50、60后的板块的持续性我们都会牢牢抓住外。永乐还想推动「写实绘画」的板块,陈逸飞、杨飞云、王沂东、艾轩的经典绘画,这些艺术家在九十年代初便得到国际认可,曾在法国、香港等地拍卖,今年我们会把经典绘画的部分推动起来。尤其是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电视剧推出后,陈逸飞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或许我们可以努力徵集到陈逸飞作品。
永乐有很多重要拍品来自臺湾,希望在今年春季或秋拍能在臺北做一场拍卖预展。我在臺湾也有许多好朋友,臺湾买家都很谨慎,而且这几年委託和购买力一直持续扩大。
是的,中国臺湾的收藏家相当专业,今年刘益谦、蔡一鸣和陈德福先生都將作品委託在苏富比拍卖,虽然我们都说市场存在不確定性,但他们的收藏在大华人收藏家的支持下,则展现出艺术收藏的变现能力,因此新的一年我对这个市场充满信心。
我还是要强调当下购买现当代艺术和中国书画以及古董正是很好的时候。因为现在的行情是真低,好东西的价钱也不高,就像去年秋拍这幅吴冠中〈嘉陵江〉作品,便来自於永乐臺北办事处徵集的。上拍前,我还忐忑这件拍品委託价是否太高,但拍卖当天有五位买家同时参与竞投,以20万、10万人民幣的阶梯叫价,最终以2127.5万人民幣成交,现也已经完成交割了!在行情好的时期,这件作品极有可能衝到四五千万人民幣;所以我才会说,现在买作品是最好的时候。
去年我在北京松美术馆参加一个展览,全部是90后的艺术家,包括我身后这幅夏禹艺术家也在展出之列,当时包括第一次看到孙一鈿作品,我被打动了!去年永乐拍卖的艺术家名单与松美术馆展览是有相互借鉴的,这些艺术家进入拍卖二级市场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比如孙一鈿、季鑫、张子飘、张季等这批年轻艺术家都崭露了头角。永乐是藏家在拍卖二级市场找到年轻艺术家优质作品的最好选择,因为我们中国当代艺术板块覆盖广、藏家丰富,就像太乃兄您在永乐春季买到的贡坎,秋季我们很努力的才又徵得一张他的作品,也拍的不错,所以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永乐推动是最强的。您说可以邀请明星代言拍卖,这个建议很好;或许可以从邀请对艺术有兴趣的明星参与我们直播开始。
刘益谦先生去年分別在苏富比、中国嘉德和永乐拍卖,或做专场拍卖或委託作品拍卖,我认为他在拍卖公司委託艺术品总量只佔他收藏总量的2%,但总体成交却达到十几亿人民幣。永乐秋季的惲寿平〈载鹤图及致王翬信札两封〉以5175万人民幣成交,说明当下拍卖市场是能够接得住好作品的,这对新进收藏家会是极大的鼓励。
在中国大陆,我认为经济虽然影响到消费,但只要庞大收藏群体还在、收藏习惯还在,就不会影响到优质作品的成交。在艰难的时候,拍卖公司应该尽量徵集到让买家不得不出手购买的作品,收藏家们也怕错过这次机会便永远与其错过。中国书画方面,去年永乐很好的控制拍品数量,古代书画只上拍13件拍品,其中有刘益谦委託的三件,都悉数成交了!蒋兆和的〈人民的力量——劈岭移山修水库〉,2000万人民幣起拍,成交价2530万人民幣,竞得的两位买家分別来自两家中国民营美馆;从惲寿平到蒋兆和的成交,说明精品,还是能够吸引买家参与的。
孙广信先生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可说是亚洲最大规模,无人能及,其中〈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曾是我们从中国臺湾藏家手中徵集多年才促成的。自中国內地1993年开始有拍卖行业伊始,近现代书画便是中国收藏系统的主流,如今藏家跟隨中国拍卖行业走过三十年,当年参与的收藏家年龄都增长了三十岁,这些资深藏家的眼光和挑选作品都会越加严苛。但隨著严格要求和兴趣昇华,就像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等一线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未来也会隨著时代演进成为古画。我从小收藏近现代,现在的我会比以前更加谨慎,如今只有便宜且很精彩的作品才能打动我。而拥有大量优质精品的孙广信先生,现在他挑作品一定会更加要求且谨慎。
2023年秋季,我们看到近现代书画在回温,主要是严格筛选拍品,上拍作品较少有关。我们古代书画只有12件,当然是拍的不错,尤其徵集一件古代书画作品要考虑有哪些买家对其感兴趣,並严格真偽把关。新的一年我们会稍稍放开近现代书画的数量,但还是一个夜场,一个日场的规模。
我从小受李家山水影响,今年我在广东崇正买到五件李可染,二张书法,三张山水,是李可染的家属释出的一批真跡,而现在价格是以前三分之一的价格。在永乐,我也买到李可染基金会推荐的一幅书法作品,28万人民幣,是李可染出版全集的作品。在广东,我也买到比永乐这件尺寸还大,但没有落款的李可染匾额,只有10万人民幣。就收藏来说,这两件我都喜欢。我与太乃兄在近现代书画的看法略有不同,您认为近现代书画的落底价格需要再认定,我也认为如此。但我们不能忽略,近现代书画拥有巨大的收藏群体,像我一样能以较低价格买到李可染作品而欢欣鼓舞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的看法是近现代书画会在一个自然修復过程中回到合理的价格。
刚才我们讲到除了老买家在回归外,我观察到买当代艺术的新买家也开始关注像徐悲鸿、傅抱石、林风眠、吴冠中、刘海粟等海归派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从海外回到中国的前辈艺术家,回到中国,他们既有油画创作也有水墨创作,年轻藏家会因此受到共鸣。我们有一位杭州近现代书画的收藏家,他就买了很多当代张晓刚、陈可的作品,但最近也在永乐买了一幅齐白石的〈灯鼠〉,相信往后对水墨、油画都能接受的收藏家还会更多。
我对艺术的认识是在90年代,近现代进行最火热的时期。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体系,將油画写实的技法带回中国,形成了一股美术潮流,他將油画写实技法运用到水墨当中,对中国画產生推动性,创立中央美院,所以他们那一代也叫写实绘画,我甚至认为徐悲鸿的国画比油画更具韵味,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近现代作品的文献价值较高,比如梁启超、郭沫若等人,具有文人气的书法精髓。中国人大多数在美术启蒙中还是受到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响,例如齐白石、徐悲鸿的影响。两方面对於近现代的广大群体的影响根深蒂固,虽然现在近现代市场行情下行,但我们能够找到近现代的价值,重新塑造。
海归派譬如林风眠,市场非常稳健得上涨,现代吴冠中也是如此。对收藏来说,当代需要我们这代人推广,市场是一片蓝海;近现代是先辈已成名的大师作品,他的市场依然会稳定的存在。这两年我曾在一家公司买到二十张吴冠中晚年带有出版的书法,也买过二三十张启功先生的信札,平均一张两三万人民幣,这不正是收藏当下的机会,而像我这样的人在近现代板块市场大有人在。
藏二代我接触过很多人,其中大部分被父母送到海外留学,在上一辈人收藏下成长熏陶;与父辈不同的是,他们成长时期的艺术滋养来自於现当代艺术,大部分的藏二代会从现当代艺术切入收藏,再转到中国书画。他们在当代艺术上有专业级別的理解,会在画廊一级市场介入並迅速到购买作品。他们並不会像我们这一代研究比如齐白石的笔法、品相、落款、真假,作品的墨气、內涵,甚至寿翁的姿势,几只寿桃等等。当代艺术不存在真假,作品来自画廊,有出版背书,收藏家们更受到艺术家、策展人和画廊主理人的影响,藏二代们有机会与同龄的艺术家们直接沟通。
近现代书画与古董一样,得到现场鉴別,我小时候买现当代作品看图片就能买,现在的年轻藏家与我当年一样。一些当代作品买到后只放在库房里,没看到原作,偶尔翻翻电脑,发现当年买的这件不错,买现当代就会给你这种共感。
新的现象是买古代书画的客人也买当代,最近我们有一位五零后的藏家,曾是非常专业的古代书画藏家,今年则在永乐买了八九百万人民幣的现当代作品。跟以前完全不同,当下是多元且交融的市场,所以我们还是会组织一个人气比较旺的综合夜场,把古代书画、近现代、现当代艺术组织在一个专场,互相交融把人气做旺。
今年我们会著力推广线上直播拍卖,现在我们是直播拍卖的头部,我们有六个直播號每天在播,希望今年扩充团队,增加到16个直播號。將每个板块都推到线上直播平臺。
从中国宏观的经济市场来看,的確存在许多的不確定性。但我们知道,艺术品交易的至暗时刻是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不惜重金购得《平復帖》,又將其缝在衣服当中逃亡到上海。当时的中国经济几乎崩塌,但收藏家依然在经济艰困的时候购进文物艺术品。现在的市场只是经济不確定因素,对於未来市场我们更应该乐观並保持积极的態度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