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五色绒光现妙相|永樂2023秋拍——文房专场佛造像专题

2023-11-10


永樂2023秋拍

YONGLE

AUTUMN AUCTION 2023



五色绒光现妙相   无上庄严释迦佛

——清乾隆 堆绫缉珠绣释迦牟尼佛唐卡







织绣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品种十分丰富,堆绫即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堆绫,即按照所设计的花样剪好锦绫,经过层层叠加用针线沿着图案边缘运用锁针、牵针等针法钉缀在底布之上,组合成具有层次感、立体感较强的画面内容。据明《天启宫词》记载:“隔院秋千送好春,不堪愁坐对芳辰,吴绫蜀锦亲裁剪,堆出如来七宝身------张后好静,恒谕免之。后尝用素绫作地,手剪五色绫,叠成诸佛菩萨妙相。宫人奉释教者,互相仿效,谓之堆纱佛。”这里所记的“堆纱佛”就是以堆绫工艺制作的唐卡,而这一记载也说明在明天启年间堆绫唐卡已普遍流行于皇宫内苑。



此次推出的释迦牟尼佛唐卡为典型的清代乾隆宫廷风格堆绫绣唐卡。唐卡中央为主尊释迦牟尼佛,佛陀结跏趺端坐于仰莲座上,头现螺发高髻,身披袈裟,具备佛的一切相好特征,左手置双膝上托钵,钵中盛满五彩牟尼宝,右手置身结触地印,身后饰圆形头光,形象庄严慈祥。主尊宝座上方为大鹏金翅鸟与两位散花天女。主尊下方左右为阿难和迦叶两位弟子,中央为八宝相叠的伞盖图案。整幅唐卡构图规范,布局大气,配色丰富,用料讲究,画面既突出了主题,又照顾了周围人物和景物的对称关系。


当然,此幅唐卡的重要特点和价值还在于它特殊且复杂的制作工艺,罕见的将堆绫、刺绣和缉珠三种工艺融合为一体。首先看其堆绫工艺。制作者先根据设计稿样将绫、缎等材料剪裁成数以千计大小不等的小片,而后将小片粘贴堆叠缝缀而成完整的图形,此乃堆绫工艺的具体表现。经审视,此幅唐卡选料极为考究,根据表现题材需要的颜色、花纹与肌理,精心选用了几十种图案色彩不一的绫、缎材料,其中很多为珍贵的云锦、织金和宋锦。


如主尊的身体部位采用了织金锦,用料精纯,金光灿灿;主尊头光,袈裟等处选用了各式花卉纹云锦,色彩绚丽,品质高贵,花纹繁复,工艺精湛。这些珍贵的材料多数出自江南三织造为皇家订制的锦缎,它们能够在同一幅唐卡上同时出现,足见出资制作者非凡地位和能力,与皇家或得到皇家支持的大型寺庙有关。

其次看它的刺绣工艺。先在堆绫形成的图案边缘以及眼眉、衣褶、肌肤等轮廓处,除用彩色绫片的细折条作出晕色层次,还使用了单股线捻成的细绳勾勒线条,曲线饱满,柔中带刚。接着在堆绫上面及其他极细小部位,采用平针、接针、平金等针法施以刺绣,弥补堆绫细部表现的不足,使花纹图案更趋完美,所用绣线极细,针脚极密,达到了灵动传神的艺术效果。最后看缉珠工艺,这也是此幅唐卡最为珍贵的地方。



缉珠大量用于佛像眉心、钵盂的彩宝、宝座的披挂、八宝伞盖等处明显可见米珠、珊瑚与绿松石的点缀,珠粒均匀,串珠细密,极显奢华,颇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众所周知,缉珠工艺过于奢华,又极具难度,清代时对其控制极严,不能轻易使用,故而传世作品极为稀少,由此亦可见此幅唐卡的珍稀程度。另外,此幅唐卡的装裱做工同样十分讲究,彩虹使用了红、黄色地牡丹纹云锦,贡夏使用了石青地龙纹缂丝,原装原裱,殊为难得。

我们知道,唐卡从工艺上分为止唐和国唐两种,其中历史上用棉布彩绘的止唐较为盛行,织绣制作的国唐相对较少,而其中的堆绣更加稀少。因此缘故,现在留存下来的堆绣唐卡极为少见,比较突出的代表如西藏博物馆所藏清代贴花因揭陀尊者唐卡(见2018年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雍和宫所藏清乾隆堆绫绣绿度母像等。2017年北京保利十二周年春季拍卖会《嘉树堂藏中国古代织绣》专场推出的“明晚期 堆绫绣释迦牟尼唐卡”(lot6119,71.5×50.5cm)以及永乐2021秋季拍卖会,《一念》专场推出的“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堆绣唐卡”(lot 3026,135x98cm)分别以460万与396万的高价成交说明市场已经认识到此类唐卡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01






#02






#03




#04






#05


上一篇|下一篇|更多新闻